「洗錢」源於二十世紀初美國黑幫的狡猾手法,如今已演變成各種隱匿資金非法來源的技術,透過複雜的手法,將非法所得掩飾成合法收入,常與詐欺、販毒等犯罪相勾結。現今的洗錢手法更是多變且難以追查,而且還會用徵求家庭代工或網路貸款、租借帳戶等方式誘導民眾提供帳戶或個人資訊,來協助詐騙份子洗錢。我們應保持警覺,謹慎管理金融事務,預防洗錢陷阱。
就讓房屋貸款知識家來分享給大家,一起探討洗錢由來、常見洗錢手法,也會說明如何預防這些詐欺陷阱,守護自身財務安全。
「洗錢」一詞最早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艾爾·卡彭是一名黑幫份子和商人,當時禁酒,而他私自釀造與販賣酒,也經營了多家投幣式自助洗衣店。稅務單位查稅時,為了掩飾不法利益,他將非法所得與洗衣店的收入混在一起,企圖讓政府誤以為那些非法所得也是他透過洗衣店賺來的錢。
之後卡彭被逮捕,這種手法便曝光,自此以後,掩飾資金的非法起源,使其看起來像是合法的收入的行為,就被稱為「洗錢」。而洗錢通常與各種犯罪活動相關,如詐欺、販毒、非法賭博等,對社會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經濟層面,甚至也會對社會安全帶來風險。
犯罪集團精心運用多種手法洗錢,企圖讓非法資金掩飾成合法收入,避免被追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洗錢手法。最常見的是將資金存入不同帳戶,增加追蹤難度,也會設立空殼公司進行假交易,不僅難以追查,還為非法資金提供了合法外衣。
將非法所得轉化為高價值資產,如房產或珠寶,在進行轉讓或隱匿,或是盜用他人的身份或使用虛假身份,作為「人頭戶」,進行金融交易,以掩飾真實的資產所有人。這些手法的使得偵查洗錢行為變得困難,目前金融機構也紛紛運用科技與AI建立更強健、更全面的監控系統,及早發現可疑交易。
為防制洗錢,並避免讓自己落入洗錢陷阱,我們應保持警覺,謹慎管理金融事務。若是要購物或是進行任何金融交易,應仔細核實交易對象身份,確保其為合法機構或企業。不點擊不明連結,避免提供金融帳戶等資訊,及便是以政府、銀行名義寄送的簡訊、電子郵件也要進一步查核。
就連求職也要多加小心,有些詐騙集團透過徵求家庭代工或其他職務,要求民眾提供金融帳戶,並將其變成人頭帳戶用來洗錢。或者透過網路貸款,誘使信用不良或無業者提供帳戶,藏匿贓款。有時詐騙集團還會以高價向民眾租帳戶進行博弈或投資,且成員會設法誤導民眾提供金融帳戶,同時製造金流斷點逃避檢警機關。民眾應對這些手法保持警覺,若有任何疑慮,可盡速撥打電話與相關單位或反詐騙諮詢專線165確認。謹慎行事,才能有效預防洗錢,保護自身財務安全,為社會穩定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