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大地震規模達到7.2級!這場地震不僅讓全台各地感受到震動,還引發了數十次的餘震,造成許多民眾感到恐慌!台灣位處於地震帶,因此地震造成的破壞無法估量,而且危老建築各地皆有,當地震來襲時,這些無法抵擋地震衝擊的房屋很容易就傾斜甚至倒塌,在選購房屋時絕不能掉以輕心!
就讓房屋貸款知識家來分享給大家,一起探討危險房屋的特徵、購屋安全以及地震保險,幫助大家減少地震造成的損失。
我們買房時常被各種因素影響,想是地段、交通、屋齡等等,但很少有人關心建築物本身的結構安全,但台灣的危老建築其實相當多,尤其是1947年以前蓋的老舊建築最危險,因為當時沒有抗震要求,因此房子基本上不具備抗震能力。雖然1947後就有抗震相關的建築規範,但1947~1999年間建立的舊屋跟新屋相比仍然存在結構品質不佳的問題,因此這類型的老房屋也相對危險。
另外,騎樓或一樓取消樑柱、牆壁的住商混合大樓通常也較危險,因為騎樓或鐵捲門的設置會減少牆面的數量,因而形成整棟結構上的軟弱層,一旦地震來臨,很容易導致局部崩壞或倒塌。
違章加蓋的房屋也是高風險物件之一,特別是四、五層樓的老舊公寓。因基礎不佳、荷重過大、地質不良等因素使得這些房屋在地震時容易出現下陷問題,因此購房時應避免以上類型的房屋。
大家都喜歡把家布置、裝潢得美美的,但是也要注意安全性,如果購買的物件有夾層,要避免在夾層部分放置過重、容易倒塌的物品。裝潢時也建議選擇固定式的物件,較無倒塌的顧慮。也別忘了要多留意房子的水電、瓦斯等,並選擇安全係數高的設備。
除了以上建議外,也可以事先做好抗震準備,像是移除家中危險尖銳的物品、玻璃製品等,並準備好現金、飲用水、乾糧、保暖衣物等必需品,以增加地震發生時逃生的成功率。
在大小地震頻繁的台灣,全台住宅地震險平均投保率卻僅有34.4%,處於偏低的狀態,且理賠條件及金額均有所限制,因此許多受災者仍面臨認賠的困境。
因此,專家建議民眾多投保「住宅火險」並附加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但地震險以重置成本為基礎,針對房屋「全倒」或「半倒」提供理賠,最高理賠金額僅有新台幣150萬元。如果覺得基本保額不足以賠償,可以考慮加保「超額地震險」或「擴大地震險」,以提高保障範圍和理賠金額。
台灣位於地震帶,因此地震發生率也不低,為了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我們應該提高對危險房屋的警覺性,避免購買較危險的房屋。此外,在居家布置和裝潢時也要注意安全性,避免因物品配置不當而加劇地震造成的危害。另外,地震險的投保率仍有待提高,建議大家多投保「住宅火險」並附加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畢竟地震發生時,保障家人安全和減少財產損失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地震或火災房屋災損嚴重,房貸銀行會要你提前清償房貸嗎?
如果買房是現金買,那還能夠保火災險跟地震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