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畸零地
| 定義特徵 | 面積過小、形狀不規則(如三角形、細長帶狀、轉角地),不符建築標準,無法單獨使用或申請建照。 |
| 常見來源 | 都市計畫邊角空地、公設徵收殘餘地、分割或繼承後的零碎地塊。 |
二、法規與整合方式
-
建築限制:通常不符面積、臨路寬度、深度規定,無法單獨建照。
-
地方規範:
各地畸零地相關規範範例
| 縣市 | 建地最小面積或寬度 | 特別說明 |
|---|---|---|
| 台北市 | 建地臨路寬度 ≥3米 | 不達標須與鄰地合併,才能申請建照。 |
| 新北市 | 一般住宅區建地面積 ≥40坪 | 未達標不得單獨開發。 |
| 桃園市 | 建地面積多數需 ≥40坪,臨路寬度 ≥4米 | 有些舊市區可適用特例,但仍需審查。 |
| 台中市 | 都計內多數地區要求建地 ≥40坪,部分商業區可放寬 | 偏向以大面積規劃整體開發。 |
| 高雄市 | 建地面積 ≥40坪,臨路寬度 ≥4米 | 推動大面積重劃,零碎地塊多需整併。 |
| 新竹縣市 | 建地面積 ≥30坪,寬度 ≥3米 | 老舊市區可視情況放寬,須審議。 |
| 宜蘭縣 | 建地面積 ≥40坪,臨路寬度 ≥4米 | 嚴格控制農地變建地,零地整併困難。 |
整合方式:與鄰地主協商合併、土地交換,或共同申請建照,讓零地「變整」。
三、可行用途
-
廣告與指示:合法設置看板、標示。
-
景觀綠化:打造小花圃、迷你公園,改善環境形象。
-
停車用途:部分地區允許劃設停車格,需符合分區規定。
-
其他附屬用途:裝置藝術、展示空間、小型公共設施等。
四、購地後建議
-
保留整併彈性:預留與鄰地合併的空間,利於未來開發。
-
評估整合可能:調查鄰地權屬、地主意願,評估共同開發。
-
尋求專業協助:請地政士或建築師進行測量、法規及成本效益分析。
知識家觀點:畸零地雖不起眼,若及早規劃、合法運用,不僅能活化資產,還能提升區域價值,真正做到「化零為整、廢地翻身」。
知識家專業團隊已協助數千名屋主、借款人順利解決難題,現在也能幫你。
LINE 諮詢 【點我】https://lin.ee/AwvWTq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