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強勢升值,昨天(5日)一度突破30元,盤中最高達29.59元,創近三年新高,終場收在30.145元,單日升值達9.19角(3.05%)。此波台幣升值風潮,引發民眾積極換匯,尤其以美元、日圓換匯需求最為火熱,導致多家網路銀行與行動App流量暴增、系統當機,實體銀行也出現排隊潮與兌換潮。
換匯熱潮癱瘓網銀 美元與日圓成兌換焦點
5月5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盤中升至29.59元,兌日圓匯率跌破0.2字頭,創半年來新低,引爆「哈日族」與投資人換匯潮。包括國泰世華、中信、台新、玉山等主要銀行,皆出現無法登入網銀、App卡頓、系統維護等問題,迫使部分民眾轉往實體分行兌換美元現鈔,使得分行出現大排長龍情況。
據銀行業者表示,近期線上換匯交易中,美元與日圓合計占比超過90%。金融監管單位金管會已要求各銀行啟動應變措施,包括:
-
系統異常即時公告
-
後台容量擴充
-
流量分流與排隊機制
-
鼓勵使用電話銀行與預約換匯服務
同時提醒民眾分散交易時段,避免集中於匯率高峰期。
台幣快速升值背後三大主因
金融分析指出,造成此次新台幣強勢升值的主因如下:
1. 壽險避險需求回流
壽險公司擔心美元資產貶值,紛紛將資金轉回新台幣以降低匯兌損失。
2. 外資大舉回流台股
5月2日台股大漲552.61點,收在歷史新高20,787.64點,外資單日買超高達429.24億元,帶動資金流入,提升台幣需求。
3. 出口商加速拋匯
市場預期台幣將持續升值,出口業者為保值而提前拋售美元,強化升值趨勢。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幣兩日內累計升值1.872元,單日升幅達4.5%,創下1988年以來最大單日升值紀錄。他警示市場已出現**「禿鷹式炒匯」跡象**,呼籲業者理性操作。
換匯建議:避開情緒操作,分散外幣配置
面對劇烈匯率波動,銀行專家提醒投資人:
-
換匯應依照長期資產配置規劃,避免情緒性操作
-
建議分散配置至歐元、日圓、澳幣等抗波動貨幣
-
密切關注美國匯率報告、關稅政策與中長期貿易談判進程
尤其在台幣動態調整期間,建議逐步換匯、避免一次性投入,降低追高風險。
社群熱議:換匯經驗瘋傳 房市觀望氣氛升溫
台幣升值成為社群媒體熱門話題,PTT「Gossiping」與 Dcard「理財版」討論熱度飆升,「現在換美元來得及嗎?」「還能進場嗎?」等貼文湧現,大量網友分享實際換匯經驗與時間點策略。
另一方面,市場也開始關注台幣升值對房市的潛在影響。根據內政部不動產平台統計:
-
2022 Q1 至 2024 Q4,住宅價格指數上升24.8%
- 2024年3月租金指數達108.2,創歷史新高
雖然升值理論上有利銀行放款條件與貸款利率下調,但在高房價壓力、國際貿易風險與出口不確定性影響下,房市買氣仍趨於觀望,短期內不易回溫。
🔔 知識傳媒提醒:面對台幣升值與市場波動,民眾換匯應採「分批進場」、「理性配置」原則。避開群眾恐慌或情緒操作,才是守住財富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