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房市持續火熱,預售屋價格頻頻創高,不少首購族感嘆「買不起新房」,紛紛轉向價格相對親民的中古屋市場。根據最新房地產統計資料,台中市多個行政區的預售屋與中古屋價差超過五成,其中中區與西屯區價差更超過一倍。
中區、西屯價差翻倍 中古屋成折衷選項
統計顯示,中區預售屋平均單價為每坪 51.0 萬元,而中古屋平均僅 24.9 萬元,價差高達 104.3%。西屯區也出現類似情況,預售屋單價為 73.2 萬元,中古屋則為 36.5 萬元,價差達 100.5%。北區則以 94% 位居第三,其次為西區與北屯,兩者價差也接近七成。
許多年輕購屋者表示,雖然中古屋價格較低,但屋齡與屋況問題不容忽視,特別是在熱門區域如西屯,多數中古屋單價雖為 3 字頭,但坪數偏大、屋況不佳時還需額外整修費用,總成本未必比預售屋便宜。
預售價居高原因:重劃區與建設題材助攻
市場專家指出,台中市預售市場近年因捷運、中科、水湳園區、七期與十四期重劃區等題材帶動,房價出現急速上揚。相對之下,中古屋漲幅較溫和,導致預售與中古房價差異持續擴大。
例如中區因開發時間早,土地供給有限,雖然中古屋單價較低,但重大建設與區域更新拉抬預售價格。西屯、北區、西區、北屯等生活機能完備的地段,在重劃區推案熱度助攻下,預售屋屢創高點,而中古市場價格相對親民,形成兩極化發展。
外圍區域價差仍具潛力:烏日、大里、清水受關注
在市區之外,烏日、大里、清水等區也出現預售與中古房價明顯落差。例如烏日的中古屋平均單價為 31.4 萬元,預售屋為 44.4 萬元,價差約 41%。儘管差距不如中、西屯區明顯,但仍顯示區域建設效益對房價影響明確。
分析指出,烏日因三鐵共構、高鐵站區開發等重大建設題材推升區域發展潛力,預售屋價格上揚幅度明顯,但中古屋仍多集中於老市區,尚未全面反映區域利多,潛力空間仍在。
🔔知識傳媒觀察:台中房市價差擴大不僅反映預售市場的開發預期,也凸顯「區域建設題材」對價格影響的非理性漲幅風險。對首購族而言,購屋關鍵不僅在於價格高低,更在於屋況、地段、修繕預算與未來保值性。中古屋的低單價或許是切入點,但預售屋的付款彈性與屋齡優勢也值得評估。
知識傳媒|房屋貸款知識家專業團隊協助數千名貸款人順利解決難題,現在也能幫你。
LINE 諮詢入口【點我】https://lin.ee/AwvWT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