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貸款知識家◆撰文|林緹
圖片提供|台灣海洋藝術館
宜蘭南方澳漁港近日發現漁民使用底拖網,捕獲一隻稀有活化石「哥布林鯊」(學名Mitsukurina owstoni),重達800公斤且鯊魚體內還懷有6隻幼鯊,差點被餐廳收購作為食用。
宜蘭漁民用「底拖網」捕獲的哥布林鯊,讓網友抨擊破壞生態。圖/蘇澳區漁會提供
這種被稱為歐氏尖吻鮫的「哥布林鯊」(學名Mitsukurina owstoni),存在地球已經有1.25億年具有全身粉紅色,擁有露出尖銳牙齒的獨特外觀,被認為是鯊魚演化過程中的活化石。牠們擁有獨特的外觀和生態特徵,在科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不幸的是漁民使用底拖網,在捕獲過程中有6隻幼鯊因而喪生,這引發了大眾對底拖網的使用是否應該被禁止的討論,這是台灣迄今為止捕獲的體型最大的歐氏尖吻鮫。
宜蘭漁民用「底拖網」捕獲到的身懷6寶的活化石「哥布林鯊」。 圖/翻攝自台灣海洋藝術館臉書
對於這次事件,關注環保議題專家學者與大眾均紛紛呼籲政府立即禁止漁民使用底拖網。底拖網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漁具,常常造成非目標物種的捕獲和生態系統的破壞。
這次捕獲懷孕的哥布林鯊與6隻幼鯊慘死,凸顯了底拖網的危害性。哥布林鯊是一種存在已久的生物,被認為是鯊魚演化過程中的活化石。目前海洋藝術館表示已收購哥布林鯊,將製成標本後將在海洋藝術館展出,作為日後海洋教育教材。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拖網漁船禁漁區位置及有關限制事宜》,「禁止拖網漁船於距岸三浬內拖曳網具作業或投網、揚網」、「禁止總噸位五十以上拖網漁船於距岸十二浬內拖曳網具作業或投網、揚網」、「禁止拖網漁船攜帶或使用滾輪式漁具出港作業」。
〘相關議題更多討論歡迎至房屋貸款知識家社群 〙
點我諮詢知識長 https://lin.ee/iSWCzoj